相信大家對于竹筍都非常熟悉,竹筍是竹子的幼芽,自古以來都被當作“菜中珍品”。竹筍不僅味道鮮美,而且還能促使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,更是具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。近年來,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,人工種植竹筍也越來越熱門。在種植過程中,合理的施用竹筍復合肥有利于提高竹筍的品質(zhì)和產(chǎn)量,那么竹筍應該怎么施肥呢?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竹筍的施肥技巧。
1、抽鞭肥
抽鞭肥我們一般是每年的春夏期間進行,應該是在五月初到六月底這個時間段,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里,剩余的竹筍也慢慢的長大,變成了竹子,這樣我們可以加快它們的生長速度,從而更快的進入抽鞭期,如果抽的竹鞭越多,那么到時出的筍也就越多,首先我們可以用馬大哈純硫基17-17-17竹筍復合肥,在竹子附近進行澆灌,其次就是利用有機肥或農(nóng)家腐肥進行施肥,一般是在竹子周圍進行開溝,溝深二十厘米左右進行深施,這樣更有利于竹鞭的生長。
2、孕筍肥
孕筍肥一般是在每年秋天的八月底到九月中旬進行,這個時間的竹鞭基本上已經(jīng)發(fā)育完全,在這時如果追加復合肥,就可以使竹鞭上長出一個個的小芽點,這些芽點在后期如果培育好就都會長成竹筍,在此期間我們要使用馬大哈17-17-17竹筍復合肥適量的撒施,施肥也是采用開溝的方式進行,但是這次開溝的深度只要八到十厘米左右即可,然后再用土蓋住,以免養(yǎng)分流失。
3、發(fā)筍肥
筍芽肥主要是為了促使筍芽的生長,提高筍芽的成活率,所以一般是要筍芽開始發(fā)育的時候進行,一般是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左右進行,筍芽肥主要是有機肥為主,其次就是加施適量的高塔復合肥。為了筍芽不受到傷害,這次主要是通過撒施或堆施的方法進行施肥。
4、筍前肥
筍前肥一般是指筍芽冒出筍尖的時候,也就是每年的二月初左右,如果這時你去竹林你就會看到土地上出現(xiàn)了一個個小小的裂縫,仔細一看就能看到小筍尖,為了加快竹筍的生長速度,并且延長竹筍的生長期,使竹筍在增加重量的同時還保持鮮嫩。我們一般是使用尿素或者是糞尿水來促使生長,施肥的方法一般是通過兌水之后進行挨個的澆灌。
以上就是竹筍復合肥的施用技巧,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,分別為抽鞭肥、孕筍肥、發(fā)筍肥和筍前肥,要根據(jù)不同的階段合理搭配復合肥,科學施肥。